湖北鄂州举办“红领巾读档人”大赛
近日,湖北省鄂州市档案局联合市档案馆、团市委、市少工委,举办以“打卡档案馆·感受兰台美”为主题的“红领巾读档人”大赛。来自全市17所中小学校的29名少先队员参加。少先队员们以“小切口”呈现“大视角”,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真实的展陈物品、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和家国情怀。比赛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内蒙古根河做深做细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工作
本报讯 近日,河南省焦作市档案馆编报的《档案信息参阅》《“四大怀药”荣光的危与机——以怀药产业为抓手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受到市委书记李亦博批示肯定。今年以来,市档案馆多措并举,努力办好《档案信息参阅》。馆务会将办好《参阅》并打造档案资政服务品牌作为重点工作进行研究,明确专人牵头负责,并给予充分保障。精准定位,突出档案资政服务功能,紧扣全市中心工作,谋划乡村文旅深度融合、中医药强市建设、工业强市建设等选题。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开口小、条理清、建议实”总体要求,馆主要领导参与选题策划和稿件修改。主动呈送市四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市领导开拓思路、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切实发挥档案工作资政作用。截至目前,已3次得到市领导批示肯定。下一步,市档案馆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深挖档案资源,落实“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要求,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重要作用,为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贡献力量。
江苏常州 “漫游档案·传承记忆”主题夏令营开营
日前,由江苏省常州市档案馆、市档案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漫游档案·传承记忆”主题夏令营正式开营。46名来自香槟湖小学的学生作为第一批营员走进档案馆,跟随讲解员参观展厅,了解档案背后的故事,并开展交流互动,分享自己所熟知的常州故事。此外,学生们积极参与非遗体验活动——金坛刻纸,通过亲手参与传统技艺实践,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广东深圳举办深港两地学术和业务交流活动
本报讯 日前,广东省深圳市档案学会与中国香港档案学会在深圳档案中心联合举办深港档案学术和业务交流活动。活动中,双方就深港两地档案管理体制、保管保护、数字化和AI赋能、族谱档案的整理利用等方面展开交流探讨,并达成今后每年定期互访交流的初步意向。香港档案学会实地考察了深圳市档案馆档案修复室、查阅利用大厅等,学习了解了内地在档案保护、利用以及展览设置等方面的特色和做法。此次活动是深港两地档案学会首次联合开展学术和业务交流,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开展档案专业人才培养、常态化合作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宋庆龄致王安娜书信档案入藏中央档案馆
捐赠仪式现场 本报记者 孙 昊 摄本报讯 7月12日,王黎明先生捐赠档案仪式在京举行。他将宋庆龄致其母亲王安娜的书信档案捐赠给中央档案馆。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王绍忠向王黎明先生颁发收藏证书,副馆局长李洁鸿主持捐赠仪式。王绍忠表示,近年来,很多爱国人士和众多珍视档案、关心档案工作的人士,将自己珍藏的重要档案资料捐赠给档案馆,不仅进一步丰富了馆藏,也为今后社会各界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完整、翔实的依据。此次捐赠是王黎明先生热爱中国、心系祖国的生动体现。这批书信档案既是王安娜与宋庆龄40载深情厚谊的历史见证,也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中后期发生在中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活动。中央档案馆作为保管国家最重要、最珍贵档案的中央级国家档案馆,一定会把这批珍贵档案保管好、利用好,继续用档案讲好国际友人的故事、讲好中国革命的故事。王黎明介绍,这批书信档案均为英文材料,共285件,是自1940年代王安娜和宋庆龄在重庆结成友谊,至1981年宋庆龄逝世前的通信记录,包括对当时政治的评价、自己关心的一些事情以及对生活的一些看法等。将这批档案捐赠给中央档案馆,是给它们找到了更好的归宿,希望这批档案得到更好的保管和利用,充分发挥其价值。王安娜作为一名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20世纪30年代随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炳南从德国来到中国,积极投身中国抗战,先后受周恩来、宋庆龄委托,为八路军运送了大批医疗器械和救援物资,同时积极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帮助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援助。她曾担任宋庆龄的英文秘书和助手,在“保卫中国同盟”改组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及其后续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她又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20世纪50年代回到德国后,仍始终关心中国各方面的进步,终身担任德中友协名誉主席。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档案馆邀请青少年进馆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图为学生参观展览 傅巧玲 摄为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功能,今年暑期,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档案馆发布暑期社会实践生招募启事和开展暑期档案实践活动的通知,邀请青少年走进档案馆,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座等形式学习档案知识、感受海沧历史文化,激发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活动吸引了大批返乡大学生和广大中小学生报名参加,截至目前,已有10批约300名青少年走进区档案馆开展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