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09.29

浙江磐安 推出“儒学传家·磐档有礼”特色研学活动

近期,浙江省磐安县档案馆推出“儒学传家·磐档有礼”特色研学活动。活动中,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带领学生们参观磐安历史文化展,以档案为媒,详细讲述跨越各个历史时期的磐安记忆,近距离感受磐安文化魅力。参观结束后,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入泮礼,参与诵读抄写论语金句、趣味儒学知识竞答等,在文化研学中感受档案文化的魅力。

详情
...

2024 09.27

福建宁化 加强档案管理 提高工作质效

本报讯 近年来,福建省宁化县档案馆聚焦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要求,积极探索档案服务新方式,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以档案安全工作考核为切入点,将档案工作纳入全县工作考评、绩效考评及平安建设考评,不断增强立档单位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实施干部挂片包干制度,采取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跟踪指导等方式,确保档案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实现乡镇、机关档案指导全覆盖,切实保障到期档案特别是民生类档案依法依规高质量进馆。今年以来,共接收安乐镇、石壁镇等18个单位档案7659卷(件),数字化副本11.8万份。坚持数字赋能,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全面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截至目前,馆藏新中国成立后档案数字化率达100%,民国档案数字化率达66.44%。强化科技服务,采购馆藏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升级系统功能和操作界面,优化操作流程,推动信息检索精准快捷。同时,充分运用档案数字化成果,通过全文检索的方式,实现了查档从“纸间”到“指尖”的转变,大幅提升查全率和查准率,群众查档体验不断提高。把“人人学业务、人人懂业务”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目标,采取干部轮流领学的方式,常态化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干部积极参与数字化加工、查档系统操作等培训及技能竞赛、“三支人才队伍”评选,以学习锤炼队伍,全力锻造一批理论扎实、业务精湛的档案精兵。截至目前,全县1人获评福建省“档案工匠”,4人分别获评三明市“档案专家”“档案工匠”和“青年档案业务骨干”。围绕“理念便民、馆藏贴民、制度惠民、环境亲民、队伍为民、服务利民”6个方面,不断完善便民设施,在查档大厅配置老花镜、放大镜、雨伞等便民用品,着力打造“六优”窗口服务品牌,被评为宁化县“巾帼文明岗”。积极拓展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跨馆查阅、来电来函等查档方式,开通复制件邮寄、查询“代办”、特殊需求登门办理等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查档群众需求,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9月26日 总第4193期  第二版

详情
...

2024 09.26

浙江磐安 推出“儒学传家·磐档有礼”特色研学活动

近期,浙江省磐安县档案馆推出“儒学传家·磐档有礼”特色研学活动。活动中,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带领学生们参观磐安历史文化展,以档案为媒,详细讲述跨越各个历史时期的磐安记忆,近距离感受磐安文化魅力。参观结束后,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入泮礼,参与诵读抄写论语金句、趣味儒学知识竞答等,在文化研学中感受档案文化的魅力。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9月26日 总第4193期  第二版

详情
...

2024 09.25

咸阳市渭城区档案馆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宣教工作

区档案馆宣讲员为暑期学生和家长讲解馆藏档案背后的故事。王薇 摄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档案馆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及渭城区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功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切实提升工作人员宣教水平,创新个性化宣教方式,面向各类群体特别是青少年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宣教工作。基地建成以来,通过线上线下感受档案文化魅力、接受红色教育的观众超3万人次,爱档护档、助力家乡发展的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9月23日 总第4192期  第二版

详情
...

2024 09.23

新疆 石榴云小记者团走进档案馆

“今天是我第一次到档案馆参观,看到了很多珍贵的档案资料,深入地了解了新疆的历史变迁,知道了档案脱酸等保护技术,也懂得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我一定要努力学好本领,长大后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新疆日报》石榴云小记者徐辰轩在参加“感受档案印记、激发奋进力量”探访自治区档案馆活动后激动地说。近日,近40名小记者带着好奇和疑问走进档案馆,参观档案文献展、体验档案保护技术、观看历史档案视频等,了解档案知识,体验档案文化,在心中播下“红色种子”,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爱疆情怀。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9月23日 总第4192期  第一版

详情
...

2024 09.22

上海 记录好留存好进博会难忘瞬间

本报讯 近日,随着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档案正式移交,上海市档案馆连续6年接收进博会档案共计6.4万卷(件)。这些档案记录留存了精彩难忘的国家记忆、城市记忆,也充分发挥着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第三届至第五届进博会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举办的,医疗卫生防疫保障组形成的疫情防控总体方案、医疗救援应急预案以及其他保障组形成的疫情防控处置实施方案,真实记录了进博会期间市区联动、各单位协同配合,深入细致开展服务保障的具体情况,为今后上海应对大型活动中的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进博会通关便利化保障组、科技赋能保障组、交易团保障组等形成的档案,详细记录了上海深入实施国家战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为上海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提供了数据支撑。此外,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国家级非遗作品,是特殊而珍贵的进博会档案,每一件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有力见证,更是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以及城市文化的生动写照。这些实物档案对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提供了丰富载体。下一步,市档案局(馆)将会同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深挖档案资源,编制专题目录,为上海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9月19日 总第4190期 第一版

详情
当前第16页 共25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