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时间 : 2021-05-08 来源 : 小兰老师
经常会有同伴问:你那里有没有可供参考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根据侧重点不同,其形式和内容也不一而足,比如综合档案管理制度、专业档案管理制度(如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等)。无论是从哪种角度和立场来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一般都会围绕“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订立制度。
下面,我们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格式,结合档案管理实际工作,来看看企业综合档案管理制度示例。
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各类档案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档案是指公司在各项经营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公司所有档案均归公司所属,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公司员工有保护公司档案完整与安全的义务。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级、各类档案的管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 行政部是公司档案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与维护;负责本部门档案及各部门移交至行政部档案的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负责对其他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档案的日常收集、整理,并按时移交公司行政部。
第七条 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履行公司保密制度,做好公司及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章 归档范围
第八条 行政管理类:主要包括公司证照、公司发文、来往文件、会议文件、合同协议、印鉴管理文件、设施设备文件、荣誉档案,以及公司在行政活动中产生的其它文件。
第九条 人力资源类: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档案、人事任免、工资福利、绩效考核、学习培训,以及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其它文件。
第十条 项目工程类:主要包括项目前期的研发文件、立项文件、项目证照、手续文件、勘察设计文件等;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招采文件、合同文件、监理文件、项目管控文件、施工图纸等;项目后期的竣工备案文件、结算文件等。以及公司在项目工程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其它文件。
第十一条 项目营销类:主要包括市场调研文件、营销政策文件、客户信息文件、销售合同文件,以及公司在项目营销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其它文件。
第十二条 财务管理类:主要包括会计凭证、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纳税文件、汇算报告、借款合同、发票存根、收据存根,以及公司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其它文件。
第四章 档案整理
第十三条 凡属归档范围的各类档案文件,均需按《公司档案管理工作指引》进行分类整理、保管、保护和利用。
第十四条 归档文件一般正文在前,附件在后;批复在前,申请在后;审批在前,文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
第十五条 所有归档文件须以A4纸形式存档,每份文件首页的右上角用铅笔标注档号,在非装订线一侧下角用铅笔编写页码。
第十六条 永久和长期保存的档案要除去金属物,以免锈蚀档案。
第十七条 归档文件,凡有圆珠笔、铅笔、彩色墨水或复写、复印等不耐久字迹,须用蓝黑或碳素墨水抄写、复印或晒图进行复制。复制件同原件一并立卷、归档。
第十八条 《卷内目录》填写完整,放在卷内材料首页之上,《卷内备考表》放在卷内材料尾页之后。电子版目录与纸质目录及档案实物一一对应。
第十九条 档案盒/袋脊上标注起止档号、案卷题名、保管期限和密级等。
第二十条 盒内档案文件按档号顺序排放,柜内档案盒按分类顺序摆放,在档案柜/架的固定部位设置包括柜号、门类名称、盒号等内容的指引卡,做到排列有序,指引醒目,存取方便。
第二十一条 各类档案文件一般归档一式一份,重要的和利用率高的文件须归档一式两份。
第五章 档案交接
第二十二条 归档范围内的所有档案,须在归档期限内按时移交部门档案管理员或公司行政部。
第二十三条 交接双方须现场核对交接内容,并在交接登记表上签字确认。
第二十四条 批量资料交接,纸质、电子目录一并移交,并与实物一一对应。交接双方经现场核对、确认后,办理交接手续。
第六章 档案借阅
第二十五条 档案借阅原则:先审批、后借阅;严守机密、不得转借;及时归还,切勿拖延;现场核对、原样返还。
第二十六条 档案借阅需先经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借阅。
第二十七条 借用公司电子档案,需经档案管理人员加水印注明使用事由后方可发送。
第二十八条 档案借阅期限:绝密档案不得外借,机密档案的借阅期限为1天,秘密档案的借阅期限为3天,超过期限需重新办理借阅手续。
第二十九条 档案借阅时要当面点清份数和页数,检验档案完好状况,做好借阅登记。
第三十条 档案借阅(出)者应对所借档案妥善保管,保持档案整洁,不得折叠、拆件、抽页、涂改或做标记,不得转借他人,不得遗失档案。
第三十一条 档案借阅(出)者工因作调动或离职时,应归还所借档案后方可调转离。
第三十二条 有业务关联的外单位人员因业务需要查档时,需详细填写借阅单,经业务主办人员及业务主办部门领导签批后,方可进行查阅。
第七章 档案鉴定与销毁
第三十三条 档案鉴定:根据档案的保管期限及业务需求,由行政部或需求部门对保管到期档案或需要销毁的档案提出书面鉴定报告,报经相关领导签批。
第三十四条 档案销毁:根据档案鉴定结果,经审批确定要销毁的档案方可销毁。销毁档案须登记造册,并由行政部存档备案。
第三十五条 销毁档案须严格执行保密规定,由两人以上监销,并在销毁清册上注明销毁方式、日期、签名。
第三十六条 任何部门或个人未经批准不得自行销毁公司档案。
第八章 档案库房管理
第三十七条 档案库房要遵循安全保密、布局合理、科学适用的原则。
第三十八条 档案库房要符合档案防护的基本要求,做好防潮、防水、防火、防盗、防阳、防紫外线、防高温、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霉、虫、鼠)等措施。
第三十九条 档案库房须保持整洁,无杂物堆积。
第九章 档案保密管理
第四十条 公司档案的密级分为秘密、机密、绝密三个级别。其中秘密级档案主要是对外保密,在公司内部可信息共享;机密档案主要是在指定的部门和人员中可信息共享,对外不得泄密;绝密级别的档案仅限于特定的人员可查阅相关信息,对外绝对保密。
第四十一条 公司档案工作人员和接触到档案的人员须遵守相关的保密法规和公司的档案保密规定,不得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公司档案信息,不得在公共场所谈论公司档案内容和保管状况。
第四十二条 档案工作人员应随时关注公司档案保密情况,发现泄密或可能泄密现象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因档案员责任心不强造成档案文件丢失、损坏或泄密,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 本制度由行政部制定、解释和修改。
第四十五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企业档案管理体系只有制度支撑是不够的,还需要操作指引(或手册),对档案的分类、编号、保管期限、密级等工作步骤和方法做详细分解与界定,以指导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关于档案管理检查的规定,用以检验指引和制度的适用性及执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应修订和完善方法和制度。
指引+制度+检验,共同组成企业档案管理体系,维护和推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运行。
有同伴会说,我们制度和规范里明确规定了档案移交期限和方式,可还是会有置制度与规范于罔闻、不按时移交甚至不移交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其实,制度、规范等只是一种君子约定,而不是完全之策,企业档案管理的状况还有赖于档案意识的普及和提升,共同营造